不知道大家還記得去年選秀會前,那時候很多人關注Nik Stauskas的這個影片嗎?
最後Nik Stauskas在第一輪第八順位被沙加緬度國王選中,也順利進入了NBA,球季進行到目前為止,作為二年級生Ben McLemore的替補,平均上場14分鐘3.6分、投籃命中率33.1%、三分命中率26.9%,做為一個射手是個不及格的成績。
要說Nik Stauskas不夠準,從數據看來的確是這樣,可是之前的影片你能說他不準嗎?其實不是要討論Nik Stauskas的表現不好,是想和大家討論做為一個射手如何在NBA做好自己的角色,從NBA的賽場生存下來。
當然,射手最重要的還是要準,也可以說是基本條件吧,至於要多準如果還沒有個概念的話,讓Mike Miller告訴你吧。
當然Mike Miller已經是大家都知道的準了,不過你要相信,如果只是平常的定點投籃練習,能做到差不多這種水準的,在NBA真的不算少。
但為什麼練成這樣,比賽的命中率還是在三四成呢?原因有很多總結下來就是「比賽不是練習」,比賽隨時都有一個人跟著你,想盡一切辦法就是要讓你進不了球,就算是空檔,體力的下滑、跑動後的出手等等這些都是原因。
另外一點,擁有上場時間也很重要,不然有一身十八般武藝也是空談,籃球比賽不是只有進攻投籃,防守、跑位、球隊戰術等都是比賽的一部份,舉個例:教練把一名射手換上場,他成功地投進了三分,回過頭,因為他的防守不佳讓球隊連丟了六分,如果你是教練還該繼續讓他待在場上嗎?
這也是很多剛進NBA的新秀會面對到的問題,不說Nik Stauskas,說說現在洛杉磯快艇的J.J. Redick,在NCAA留下的成就絕對稱得上偉大,不過他當時進入NBA時也是有著相同的問題,儘管三分命中率維持在不錯的近四成,可是體能條件、對位防守的能力不足,還是獲得不了上場時間,經過這麼多年的努力,終於在快艇打出了他的價值。
不是幫這些射手找藉口,身為球員想讓表現更上一層樓,不斷地增加自己的能力是理所當然的,只是很多的防守不好、體能太差也是比較才顯得不足,畢竟他們待的地方叫NBA,就是有那麼多的怪物,其實只是想說,在NBA要做好一個射手,不是只要「準」就可以了,很多能力儘管不是射手的主要功能,卻也是要有一定的水準。
文 / Josh83
圖 / 網路
影片 / YouTube
如有侵權,歡迎留言告知,會立即下架,謝謝